8月12日,浙江省电力学会电力电子专委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标准督导专家浙江大学杨欢教授、省电力学会三级职员吴侃侃、电力电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陆翌,及各标准参编单位代表等出席会议。
会议,标准牵头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丁超介绍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的组建情况、分工安排,以及标准任务书和标准草案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针对标准的内容、形式,编制工作计划以及项目任务书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多项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国配电网尤其是城市配电网,已发展为超大规模的复杂物理网络,其复杂程度已超出常规控制手段的应对能力。一方面,常规开关难以调控潮流,加之不同供区负载不均衡,导致分布式电源出现弃风弃光现象;若仅靠新建线路和变电站解决这类问题,又易造成重复投资,还会占用宝贵的廊道资源。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冲击性负载接入后,还引发了电压暂降、三相不平衡等突出的供电质量问题,对高新制造企业造成显著影响。
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安装在交流配电网中、连接在两条或多条馈线之间,调整馈线间潮流,实现电压支撑、电能质量供区改善等功能的新型装置,不仅具备开通和关断功能,还能控制各端口的电气量,运行方式灵活多样,可实现不停电转供、平衡供区负载,对优化电网电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