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电力检测专委会开展配网行波故障定位技术验证及研讨,旨在系统调研行波技术在配电网的适应性,为提升配电网故障处置效率提供实测依据。
行波故障定位技术基于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波,通过实时监测、采集与处理实现故障点精准定位。该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历经多代技术迭代,已在输电线路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近年来,国内多个网省公司在配电网开展行波故障定位试点探索。但相较于输电场景,配电网具有拓扑复杂、方式多变等特点,技术适用性仍有待充分论证。
为此,本次测试验证单位-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多家配网行波装置制造企业开展了技术验证及交流研讨。联合清华大学、开普检测针对性研制了配网行波装置数字仿真检测平台,配合高线性度功率放大器实现信号高保真输出。编制了定制化检测方案,覆盖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典型网架结构、随机故障位置及复杂干扰因素等场景,为参编的行业标准《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要求》提供数据支撑。
图1 配网行波装置数字仿真检测平台
图2 参与测试的配网行波装置样品
后续,电力检测专委会将持续攻关各类新技术检测验证,为浙江电网新技术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