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浙江省电力学会汽机专委会组织一批小学生前往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展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同学们直观认识垃圾分类、科学处理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如何将生活垃圾转化为清洁能源。
实地参观,了解垃圾处理全流程
“垃圾焚烧厂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制造的垃圾最后都去了哪里呀?”好奇的小朋友们跟随着展厅讲解员走进了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参观现场,讲解员亲切地为同学们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知识、组织大家观看环保公益短片、学习垃圾处理原理及流程等。在垃圾处理吊控制室,形似巨型“抓娃娃机”的垃圾吊瞬间吸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垃圾从进厂、堆放、焚烧到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强调了前端垃圾分类对后端高效、清洁焚烧的重要性。
聚焦环保,认识严格排放标准
在项目的中控室,讲解员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焚烧过程的关键参数和实时环保监测数据。重点讲解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如何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项目采用的先进烟气净化系统,以及如何确保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并严于国家及欧盟的环保标准。同时,小朋友们也了解到,焚烧后产生的炉渣可进行资源化利用,飞灰则经过稳定化处理后安全填埋,现代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多重技术手段,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变废为宝,感受资源循环利用
工作人员特别向同学们介绍了垃圾处理过程中如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魔法”。在垃圾进厂焚烧前,项目会进行精细分拣,将塑料等可回收物分离出来,经过清洗、破碎、再造粒等工序,可以变成制作新塑料制品的原料,比如同学们日常使用的文具、新的玩具积木,甚至衣物纤维。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也并非废物,经过筛选、加工等处理,可以制成环保砖块或路基材料用于城市建设。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被丢弃的垃圾,经过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真的可以“脱胎换骨”,以各种有用的形式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寓教于行,播撒环保种子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对垃圾处理这个城市“刚需”背后的复杂工程和环保科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原来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是这样被处理的,而且还能发电!”一位同学在参观后表示,以后会更认真地做好垃圾分类。汽机专委会将继续通过此类实地科普活动,让环保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培养他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